你的位置:首頁 >> 理論學習與思想教育 >> 正文
中國改革開放戰(zhàn)略決策的歷史考察
孫海濤 鄒長青
摘 要:
過對中國改革開放戰(zhàn)略決策的歷史考察分析,可以發(fā)現改革開放戰(zhàn)略決策是“文革”后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歷史必然,既是國內社會主義探索演進大勢所趨之歷史必然選擇,亦是國際政治經濟發(fā)展變化大勢所趨之歷史必然抉擇。歷史和人民的共同選擇,使改革開放成為改變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關鍵詞:
中國共產黨 改革開放 戰(zhàn)略決策 歷史考察
歷史和人民選擇了改革開放,是胡錦濤建黨90周年講話中提出的“四個選擇”基本論斷之一。那么,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改革開放?站在今日改革時代,以改革相關理論闡釋改革開放戰(zhàn)略決策,固然不乏精彩之論;但既言歷史選擇,則應立足史學研究視角,亦即重回歷史現場,考察梳理改革開放戰(zhàn)略決策歷史演進之脈絡,進而解讀歷史和人民選擇改革開放的必然性。
探索陷入困境與尋求改革新路,是中國改革開放戰(zhàn)略抉擇的根本動因
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一部在探索中不斷演進的曲折發(fā)展史,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從“走自己的路”到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可謂是走過一段艱辛的歷程。可以說,正是中共兩代領導集體探索的傳承接力,才鑄就了今日中國改革開放的輝煌。
鄧小平在1988年會見捷克總統(tǒng)胡薩克時曾說:“我們黨總結歷史經驗不能丟掉毛澤東,否定毛澤東就是否定中國革命大部分的歷史。”①那么,總結研究中國改革開放的沿革史,尤其考察改革開放戰(zhàn)略決策之必然選擇,則更不能“丟掉毛澤東”。因為,沒有毛澤東晚年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失誤,“文革”后的中國就不會尋求社會主義改革創(chuàng)新之路。對此,鄧小平曾認為:“我們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這一點要歸‘功’于十年‘文化大革命’”,“沒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思想、政治、組織路線和一系列政策。”②
盡管毛澤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者和開拓者,探索初期,他提出要“走自己的路”,并且取得了探索的良好開局,但他帶領黨和人民探索社會主義道路歷史進程中所發(fā)生的“大躍進”運動以及十年“文革”內亂等一系列重大失誤,卻使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陷入極大困境。
由于“文革”十年內亂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不僅整個國民經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科教文化事業(yè)遭到嚴重摧殘,而且百姓生活亦極其貧困。針對“文革”以來黨內外對毛澤東時代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的紛紛質疑,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共黨人在反思“文革”的基礎上,積極尋求改革新路,并由此開始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重新探索。
正確判斷時局與頻繁出訪活動,為改革開放提供基本依據及外部動力
中國改革開放戰(zhàn)略決策的出臺,與我黨對20世紀60~70年代國際時局發(fā)展變化的正確判斷分析是分不開的。“文革”結束后,“國內外大勢呼喚我們黨盡快就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政方針作出政治決斷和戰(zhàn)略抉擇”③,這就要求我黨必須對國際時局的發(fā)展變化及其未來走向做出準確的分析和判斷。
20世紀60~70年代,以電子技術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浪潮在全世界興起,新的世界戰(zhàn)爭與革命隨時可能爆發(fā)的既定論斷已被打破。針對世界形勢的新變化,1977年9月,鄧小平會見日本新自由俱樂部代表,談到國際形勢時指出:“國際形勢變化很大,許多老的概念、老的公式已不能反映現實,過去老的戰(zhàn)略也不符合現實了。”④盡管“文革”結束后,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央領導集體對國際時局的發(fā)展變化做出了正確的分析和判斷,但由于“文革”十年,我國與外部世界的交往幾乎斷絕,已無法了解世界發(fā)展大勢,因而迫切需要走出國門看世界。在中共中央組織下,從1978年起,全國掀起了一股聲勢浩大的考察出訪熱潮。據當時的國務院港澳辦公室統(tǒng)計,僅從1978年1月至11月底,經香港出國和去港考察的人員就達529批,共3213人。從出訪人員看,“有13位副總理和副委員長以上的領導人21次率團出訪,共到達51個國家。其中鄧小平本人先后四次出訪了11個國家。”⑤不同層級考察團出訪考察歸國后,不約而同地發(fā)出了共同的感慨:沒想到世界現代化的發(fā)展程度是如此之高,沒想到中國與西方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是如此之大,沒想到西方發(fā)達國家百姓生活水平與中國相比高出如此之多!
可以說,1978年的出訪考察活動,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戰(zhàn)略決策出臺的強大的外部推動力,它使黨和國家進一步打開了眼界,增進了對西方發(fā)達國家的了解,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向西方學習長處,開拓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道路的決心。
“文革”后農村自發(fā)改革探索實踐,成為人民要求改革開放的強烈呼聲
改革開放是決定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這一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抉擇,既是歷史的選擇,同時也是人民的選擇。“文革”十年內亂期間,不同階層人民群眾深受“極左”路線、政策之苦;“文革”結束后,廣大農村極為貧困,有2.5億人口尚未解決溫飽問題。因而,在要求糾正“文革”錯誤、全面撥亂反正中,來自社會底層的農民群眾的改革呼聲也就最為強烈。
1977年11月,受命于危難之際的安徽省委第一書記萬里,在歷時三個月、巡行1500多公里的廣泛調研后,出臺了“文革”后中國第一份關于農村政策的改革性文件。具體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經營管理;加速生產發(fā)展;尊重生產隊的自主權;減輕生產隊和社員負擔,搞好分配兌現;糧食分配要兼顧國家、集體和社員個人利益;允許農民搞家庭副業(yè),其收獲完成國家任務外,可以到集市上出售。上述內容,后來成為安徽省委“六條”。雖然,這份具有突破性的改革文件,在當時歷史條件下,觸動了一些所謂的“原則問題”,但建立在廣泛調研、勇于為民請命基礎上的改革文件,在當時無疑贏得了廣大農民群眾的衷心支持與擁護。在安徽省委“六條”中,允許和鼓勵農民經營自留地、搞家庭副業(yè),尊重生產隊的自主權,最受農民歡迎,因而也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經營的積極性。后來,安徽農民能成功渡過1978年的百年不遇旱災,與安徽一直堅持農村改革是分不開的。
安徽農村改革在全國具有示范性效應,在安徽省委“六條”出臺不久,隨后的中共四川省委也制定了《關于目前農村經濟政策幾個主要問題的規(guī)定》,亦即調動農民生產經營積極性的中共四川省委“十二條”。安徽、四川的農村改革,是突破“左”的農村政策的大膽嘗試,是“文革”后農村自發(fā)改革的偉大實踐。隨著1978年底,安徽小崗村18戶農民實行“包產到戶”、搞起“大包干”,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也正式拉開。
真理標準討論推動全黨思想解放,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思想理論先導
“文革”后的中國能夠實行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做出的歷史必然選擇。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改革開放戰(zhàn)略決策前,農村自發(fā)改革與全國真理標準討論可謂互相推動,農村自發(fā)改革率先突破“左”傾錯誤路線的藩籬;而真理標準討論,則解放了全黨的思想,不僅為支持、推進農村改革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而且還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戰(zhàn)略抉擇的思想理論先導。
思想解放往往對社會變革起到巨大促進作用,改革開放這一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重大抉擇,就是在真理標準問題討論中不斷推進的。1978年5月開始的全國范圍的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具有轉折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在這一重要歷史關口,鄧小平以非凡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為推動全黨的思想解放做出了杰出貢獻。小平同志早在1977年4月,便旗幟鮮明地針對“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提出批評,這也開了全黨解放思想的先聲。隨著討論的深入進行,鄧小平始終站在討論的最前列,多次在公開場合發(fā)表一系列重要講話和談話,大力支持討論,倡導解放思想。
經過實事求是與“兩個凡是”的激烈思想交鋒與政治較量,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終于動搖了“文革”“左”傾錯誤路線,使曾經一度束縛人們的精神枷鎖被打破,使馬克思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得以重新確立。這樣就不僅拉開了當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序幕,而且也為中國改革開放戰(zhàn)略決策的出臺,提供了理論先導,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作者分別系中國醫(yī)科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副教授,中國醫(yī)科大學人文社科學院講師)
注 釋:
①②《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1頁,第272頁。
?、酆\濤:《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08年12月18日。
?、苤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編:《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第200頁。
?、輻顒偃海悤x主編:《歷史轉折:1977~1978》,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第1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