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頁 >> 理論學習與思想教育 >> 正文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劉光明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思想的提出,適應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國改革發(fā)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
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首次把“社會更加和諧”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提出來。2004年9月,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要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2005年2月,胡錦濤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闡述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深刻內涵和主要任務。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原則。黨的十七大報告進一步強調:“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胡錦濤同志再次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fā)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xié)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xiàn);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chuàng)造愿望得到尊重,創(chuàng)造活動得到支持,創(chuàng)造才能得到發(fā)揮,創(chuàng)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yè),社會保持安定團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fā)展,生活富裕,生態(tài)良好。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全面把握和體現(xiàn)。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zhàn)略思想,實現(xiàn)了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新突破,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新認識,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深刻反映了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具有重大的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價值,對于推進黨和人民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