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頁 >> 理論學習與思想教育 >> 正文
真實的民主需要什么?
陳 潭
摘要:
民主既是一種治國理想,也是一種包含制度、程序和技術的治理實踐。民主是一個內含多變量的政治函數,民主函數值的最大化取決于變量的多少或大小。一種高質量的民主是需要成本、需要文化、需要參與、需要信息、需要技術、需要法治、需要程序、需要學習、需要妥協、需要共享的。
真實的民主需要滿足的條件
眾所周知,民主既是一種治國理想,也是一種包含制度、程序和技術的治理實踐。同時,民主也是一種技巧和藝術,任何社會矛盾的產生都可能與“非民主”、“逆民主”、“反民主”相關,而任何社會矛盾的解決卻需要運用民主的途徑和手段。特別是在“電子民主”越來越囂張的當下,對任何矛盾的非民主掩蓋和逆民主行動都有可能走向社會的極端和反面。因此,任何借口“民主缺乏土壤”、“民主不太習慣”、“民主導致混亂”的論調都是站不住腳的,民主的去烏托邦化和民主的去真實化都是我們需要傾力反對的兩種傾向。一種真實的民主告訴我們:
第一,民主需要成本。民主政治與經濟發(fā)展呈正相關,經濟發(fā)展和財產保障是民主形成與發(fā)展的經濟基礎。對于一個社會的絕大多數公民而言,只有當他們的基本經濟需求得到滿足,生活相對比較安定豐裕的時候,他們對民主的需求才會真正浮現出來,民主才會成為公民的真正要求。一個徘徊于溫飽線上的失業(yè)者首先考慮的是如何通過工作養(yǎng)家糊口,民主對他們來說似乎沒有多大聯系。同時,經濟的發(fā)展和財富主體的確立能夠培育普通群眾的公民意識,開展平等的交流和對話,進而產生公平公正的政策和法律。在一個經濟長期衰退、公民的財產權利得不到保障的國度里,民主僅僅只是“一紙空文”。由此可見,經濟的穩(wěn)定增長和公民財產的有效保障是實現民主的有力保證。從另一方面來說,也只有建立在財產保障基礎上一定程度的富裕生活,才能使公民有能力擔負起民主社會所必需的信息成本、參與成本、組織成本和監(jiān)督成本。
第二,民主需要文化。公民的教育和文化程度是民主發(fā)展的知識基礎。西方公民文化研究表明,一個人所受教育程度越高,他就越積極地參與政治生活,更愿意參加投票、維護正義、組織團體、參與競選公職等。許多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往往關注超過個人經濟利益的更為廣泛的利益。因為良好的學校教育有助于建立起對政治參與的重要性感知和一種更加抽象的智力上的好奇,這使得人們更有可能讀報、與新聞保持同步,感覺他們與國家和地方的公共事務有關。同時,一定程度的教育發(fā)展能使公民具備經濟上和政治上的文化知識,能夠在參與最基本形式的選舉過程中擁有相當數量的信息、知識、評價和辨別能力。此外,受過良好教育的公民能夠形成一種不服從的傳統和參與型的政治文化,而參與型的政治文化自然是保持民主的理想土壤,它能夠防止共同體內“不公正”的產生,能夠對政府權力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
第三,民主需要參與。民主需要公民積極參與公共機構和市民社會的聯合組織,需要對政治制度、規(guī)則的公正性、他們努力的潛在有效性有某種程度的信任,需要對政治過程的“建言建策”和對政治人物的“指指點點”,討論、協商、投票、評論都會強化參與者的民主意識、公民身份和集體行動。同時,一個好的民主政體必須保證所有公民真正能夠運用這種參與權利影響決策過程:投票、結社、集會、抗議、為自己的利益游說。如果我們在現實中不僅通過投票,而且在政黨活動中,在公民社會的組織中,在對公眾政策問題的討論中,在與當選代表的交流并要求他們對選民負責時,在監(jiān)督政府行為時,在對地方公眾事務的直接介入中都能觀察到廣泛的公民參與,那么這一民主的過程是完備的,民主是高質量的。
第四,民主需要信息。民主的力量是深深地扎根在公民中間的,只有當公民普遍要求民主的時候,這種民主才能真正落實。為獲得作為公民的能力,人們必須信任政治信息和知識的來源:相信公共信息的可信性和真實性、大眾媒體的可信性、統計數據的準確性、關于競選公職的候選人個人信息的充足性等。當對于潛在的候選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通過何種方式上臺、具有什么樣的政策主張一無所知的時候,公民“理性的無知”便會出現:他會考慮節(jié)約車資和其他信息搜尋成本而不會去投票,他會不假思索地隨性投票或者要求別人非真實意愿地代為投票;他不會把投票當成一種公民權利,而把它看成是一項公民“累贅”;他不會把投票看成是一種公民義務,而是一項附加的繁瑣“任務”。
第五,民主需要技術。雖然民主政治未必能產生最好的決策,但民主政治一定不會產生最壞的決策。民主需要公民一起來決策,“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程序毫無疑問會進行“意見的過濾”,就會形成多數人的意見會得到保留、少數人的意見不得不淘汰的結局。因此,民主需要建構理性的投票規(guī)則,過半數或2/3絕對多數往往成為可認可的道理。同時,民主的政治廣告設計需要專業(yè)人士的眼光和智慧,才能從感官和理念上體現“選我”和“選他”的不同。票箱的設置和布點技術盡可能充分考慮選民投票的時間和所處位置上的便利。
第六,民主需要程序。更為現代、更為實際的民主概念是“多數人統治同時保護少數人的權利”。然而,多數人的民主不是一種大鳴大放的群體街頭無序行動。我們知道,民主決不是十全十美的:民主能使一些在非民主條件下很簡單的事務變得相對復雜和繁瑣,從而增大政治和行政的成本;民主往往需要反反復復地協商和討論,常常會使一些本來應當及時做出的決定,變得懸而未決,從而降低行政效率。但是,沒有充分的協商和討論就沒有好的民主決策,沒有相對看似繁雜的程序也就沒有好的民主結果。只有好的民主程序通過正規(guī)合法的穩(wěn)定機制的運作才能賦予公民的充分自由、政治平等以及對公共政策及其制訂者的控制。
第七,民主需要法治。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需要穩(wěn)定的規(guī)則和秩序,而法治和秩序恰恰是民主化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法律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有效地約束人們,人們因為畏懼法律的制裁而遵守法律。雖然,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民主是多數人強迫少數人服從自己的意志,但是這種“強迫”必須受到法律的約束。通過法律的手段,少數人才能得到充分的保護、才能敢于堅持自己的意見。同時,法治不僅保護少數人,而且保護民主本身,因為民主要求每個人享有同等的發(fā)言權。一種法治民主需要法律體制捍衛(wèi)公民話語、政治權利和民主過程,強化其他平行問責機構的權威以保證政府行為的合法性和適當性,鏟除那些不合法、不規(guī)則的現象和行為。只有這樣,每個公民才能真正地投入到民主決策的過程中去。
第八,民主需要學習。民主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操練的學習過程。追求現代政治文明的和諧社會必須是一種環(huán)境適應性較強的不斷創(chuàng)新的政治形態(tài),必須是學會學習的公民、組織、政府、社會之間的動態(tài)和諧。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個人和組織都需要學習。個人要學習如何對市場信號做出反應,社會要學習哪種制度更有效,組織要學習如何適應環(huán)境。同樣,融合個人和組織參與的民主也需要開展制度學習,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操練。學習和吸收人類優(yōu)秀的政治文明成果,吸取民主先進國家的經驗和教訓,以減少國家和社會所“走彎路”的成本乃至動蕩。同時,民主操練也教會公民學會表達、學會投票、學會妥協、學會治理,學會公共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處理方式。
第九,民主需要妥協。民主需要寬容、需要妥協、需要承認差異性的存在,民主必須充分認識到意見、風格、品位和偏好的多元性。用“妥協”與“共識”取代“對抗”與“斗爭”,能詳盡表達政策并做出決策,能把接受差異看成機會而不是威脅。民主的寬容和妥協能造就民主的信任,而信任能給公民提供更多的安全感和確定感。每一個妥協與共識之所以可能,是因為參與者接受某些共同的有約束力的游戲規(guī)則和他們可以達成互相接受的解決辦法的共同平臺。
第十,民主需要共享。民主不能壟斷,它的本質即是一個非排他性的過程。民主需要公民之間的溝通交流,需要意見的交換、政治選擇的明確陳述、政治支持的表達。民主不能按照少數特權階層和特殊利益集團的意志開展,必須拓寬不同利益群體、不同社會階層的政治參與渠道,使其政治愿望、經濟訴求、社會權益都能通過合法的渠道輸入政治系統,從而使政策制定更加科學、更加合理、更加利民。民主的成果需要全體公民共同分享,集中體現公民的利益和意愿,并努力實現公民的利益和意愿。
理性民主觀正在逐漸形成
民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共同結晶,是具有普適價值的人類政治產品。然而,民主并非僅供遠觀和欣賞,它需要人民付諸行動、付諸實踐。另一方面,民主是一個內含多變量的“政治函數”,民主函數值的最大化取決于變量的多少或大小。民主的建構和成功需要哪些條件和因素?如何去尋求高質量的民主?長期以來,這些有關民主的發(fā)問和討論都將引發(fā)不斷走向政治現代化進程中的每一個國家和公民的深深思考,并進而教導國家和公民走向“政治正確”和“政治成熟”。
在一個國家的轉型政治實踐過程中,民主需要充分考量行動與實踐的邊界與約束條件,必須考慮民主的技術含量與質量要求,必須衡量民主的成本與效益比較,必須考慮社會矛盾的化解方式和社會心理的承受能力。也許,民主的推動方式只能選擇一種漸進式的轉軌路徑,才能將社會成本降到最低。改革30多年來,中國經濟的穩(wěn)定增長為政治體制改革和中國民主的拓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科學的發(fā)展觀已經深入人心,理性的民主觀正在逐漸形成,和諧社會的到來指日可待。
(作者系中南大學政治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