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頁 >> 理論學習與思想教育 >> 正文
黨群溝通機制也要科學化
張榮臣 趙緒生
黨群溝通機制是指政黨與群眾溝通過程中形成的主體、信息、渠道、載體、效果等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以及各要素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構建黨群溝通機制的實質是政黨順應現(xiàn)代民主政治溝通的要求而促進政治互動,增強政黨的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確保政黨的方針路線政策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同和支持。適應新時期黨群溝通環(huán)境的新變化和黨群溝通面臨的新問題,黨群溝通機制建設應當以提高溝通機制的科學化水平為主線,圍繞黨群溝通的行為主體、程序規(guī)則、渠道載體、方式方法以及效果評估等關鍵環(huán)節(jié),構建良性互動、民主和諧、科學有效的黨群溝通機制。
拓寬黨群溝通的多元化渠道
面對新時期群眾構成分層化和利益表達多樣化發(fā)展的現(xiàn)實,黨群溝通渠道也應不斷拓寬和疏通,努力實現(xiàn)溝通渠道的多元化?;诓煌姆诸悩藴?,黨群溝通渠道也可以分為不同類型,而不同類型的溝通渠道在黨群溝通中的地位也有所區(qū)別,應該充分發(fā)揮各種溝通渠道的積極作用。
按照黨群溝通渠道的性質劃分,可以分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正式渠道指通過正式的組織、合法的程序和公開的通道進行的黨群溝通。正式的黨群溝通渠道包括黨組織、政府、人大、政協(xié)、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這些渠道也是目前黨群溝通的主渠道,承擔著黨群溝通的大部分工作任務。黨群溝通主渠道多形成于革命和建設時期,難以應對解決市場經(jīng)濟和改革開放條件下群眾多元化的利益表達和愿望訴求,因此,必須改革和完善黨群溝通正式渠道的定位職能和運作方式。比如,探索人大代表的專職化、擴大民主黨派的參與性、增強人民團體的群眾性、完善信訪制度的規(guī)范化等。非正式渠道指不通過正式和法定的組織、規(guī)則、程序進行的黨群溝通。非正式的黨群溝通渠道通常以社會關系和人際交往網(wǎng)絡為基礎,具有信息覆蓋面廣、來源多元化、傳播速度快、質量難保證等特點。非正式渠道在當前反映群眾利益表達和愿望訴求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但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其本身存在草根化和無序化發(fā)展趨勢。因此,要在大力支持民間社會組織在反映群眾利益表達和愿望訴求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的同時,加強對人民群眾的公民意識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引導人民群眾合理合法有序參與黨群溝通。
按照黨群溝通信息流動方向劃分,可以分為上行溝通、下行溝通、平行溝通三種。上行溝通指溝通信息自下而上的流動,是群眾通過主動的政治參與來反映問題、表達訴求和反饋意見等。下行溝通指溝通信息自上而下的流動,是政黨通過指令性形式或調研考察等方式向群眾傳達信息、了解群眾問題或回應群眾意見等。平行溝通既指黨領導下的平行組織機構及其人員在處理問題過程中的相互溝通,也指相同群體內部以及不同群體之間就共同關心的問題展開的信息交流和協(xié)商。針對上行溝通渠道不暢、下行溝通渠道異化、平行溝通渠道混亂問題,需要從宏觀上總體設計和統(tǒng)籌安排不同方向的黨群溝通,構建起科學配置機構、明確職責范圍、相互配合銜接、發(fā)揮整體合力的多向度溝通機制。
按照黨群溝通主體地位變化,可以分為單向溝通和雙向溝通。單項溝通強調政黨行為體的主體地位,側重價值灌輸、政策宣傳、政治動員,不重視群眾的反饋。單項溝通的優(yōu)點是溝通速度快、政治性強、噪音??;缺點是阻礙信息輸入、輸出和反饋系統(tǒng)的正常運轉,導致溝通信息的失真失效,使黨群溝通不僅無法成為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依據(jù),反而淪為政治動員和政治宣傳的工具。雙向溝通是強調政黨和群眾兩個行為體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一種互動式的信息循環(huán)交流。雙向溝通的優(yōu)點是強調反饋、比較民主、準確性高,缺點是溝通速度慢、成本高、噪音大。從新時期黨群溝通的發(fā)展趨勢看,應把有效的雙向溝通作為拓寬和暢通黨群溝通渠道的主要發(fā)展方向,推進雙向溝通渠道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
健全黨群溝通的多樣化載體
提高黨群溝通機制科學化,健全的黨群溝通載體是基礎。黨群溝通載體是指溝通信息流動所采用的工具或媒介。在會議、文件、報紙、廣播、電視等既有的黨群溝通載體基礎上,充分利用基層黨組織建設創(chuàng)新和新興媒體發(fā)展提供的條件,努力探索多樣化的黨群溝通載體形式。
一些地方在基層黨建實踐創(chuàng)新中,探索建立便民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網(wǎng)格化黨群服務體系、村情報告會等黨群溝通的新載體。
隨著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代表的新興媒體在新世紀的迅猛發(fā)展,新興媒體以其速度快、范圍廣、信息量大、公共性強等特點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溝通載體,進一步提高了群眾傳播溝通信息、表達社情民意的能力。黨群溝通要努力適應新興媒體社會,學習運用新興網(wǎng)絡技術來提高黨群溝通的工作效率。首先,要建立健全網(wǎng)絡民意搜集、回應機制,形成良好的黨群互動溝通的新秩序。比如,搭建網(wǎng)絡輿情中心、網(wǎng)絡信息安全中心、黨務政務一信通等新型黨群溝通載體,安排專人負責日常網(wǎng)絡信息源中各類民調信息和群眾意見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為黨制定或調整方針政策提供重要參考;建立政黨網(wǎng)站和領導干部個人博客(包括微博)同廣大網(wǎng)民進行快捷溝通,以電子郵件、手機、QQ、MSN等通訊工具保持同特定群體的常態(tài)聯(lián)系;通過政黨網(wǎng)站在網(wǎng)頁上及時準確權威地公布黨的相關方針政策,及時回應網(wǎng)民提出的問題和意見,適時組織黨的領導人同群眾進行網(wǎng)絡對話,以網(wǎng)絡問政拉近黨的領導人同群眾之間的溝通距離。其次,重視對領導干部和廣大網(wǎng)民正確使用新興媒體的培訓和教育。再次,加強新興媒體的基礎設施和網(wǎng)絡環(huán)境建設,保證新興媒體發(fā)揮作為黨群有效溝通新載體的重要作用。
改進黨群溝通的方式與方法
與時俱進地改進黨群溝通的方式與方法,是提高黨群溝通機制科學化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沒有科學的黨群溝通方式與方法,就難以把黨群溝通機制建設好,更談不上實現(xiàn)良性互動的黨群溝通。
適應黨群溝通環(huán)境的新變化新挑戰(zhàn),淡化黨群溝通中的側重宣傳動員的政治運動模式,克服以往黨群溝通中的單向度和僵硬化的溝通方式,強化黨群溝通中群眾的政治參與和民主熱情,形成常態(tài)化的政治參與制度模式。
黨群溝通的本質是政黨與群眾通過基于公共性和相互理解的對話協(xié)商,達成對溝通事務的一種共識,以促進溝通問題的實現(xiàn)和解決。黨的思想理論和方針政策一般是對具體問題的抽象和概括,具有邏輯性強和理論性強的特點,而廣大人民群眾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話語體系,具有樸素、簡單易懂的特點。黨的話語體系難以被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文化水平不高的群體所接受,是當前黨群溝通話語上的最大問題。為了防止和避免黨群溝通中出現(xiàn)“聾子的對話”局面,必須使黨的話語體系與各種類型的群眾話語體系相對接。根據(jù)時代和形勢發(fā)展需要,與時俱進地改進黨群溝通的話語體系,增強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共識和理解,形成溝通主體雙方有共通的話語體系。
順應市場經(jīng)濟和民主政治發(fā)展的需要,努力提高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與各類群眾進行溝通的技巧與藝術。黨員領導干部要注意將硬性單項灌輸?shù)臏贤ǚ绞睫D變?yōu)槿嵝噪p向互動的溝通方式,充分體現(xiàn)溝通主體之間的平等關系,為群眾積極參與互動創(chuàng)造一個開放、平等、和諧的環(huán)境。通過柔性雙向互動的溝通方式,可以使黨群溝通工作滲透到群眾生產生活的各領域中、滲透到群眾性的創(chuàng)建活動中,滲透到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中。加強溝通中的換位思考,增加溝通中的溫度和熱情,形成黨群溝通兩行為主體彼此信任和支持的良性互動關系。